目前,我国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公益性报纸出版事业投入长期不足,报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等现状。如何转变这一局面,进一步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报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年会的第三分会场,与会嘉宾围绕“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公益性报纸的使命”这一话题展开研讨。
传播成败取决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报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传播的成败取决于内容。对此,《南方农村报》主编陈永表示,服务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报刊内容必须符合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的需要。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自愿掏腰包订阅。这一观点在此次年会上得到业界同仁的普遍认同。河南科技报社副社长李志民就表示,要实实在在做好报纸内容,考虑农民最需要什么、农民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报社应该为农民做些什么。
北方蔬菜报社社长周杰三介绍,为做好报纸内容,他们要求采编团队要具有实战性,要求办报会写稿、进棚会指导、上台会讲课。为更加准确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北方蔬菜报》还要求采编人员一周至少有3天进蔬菜大棚,一个月至少有两次为农民讲课。
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表示,真实、客观地反映行业读者和社会读者的心声,全面、正确地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行业报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双向服务要考虑的基本问题。而这其中,充分发挥行业报在行业内信息完整、准确、快速、权威的优势,运用多种新闻载体对社会热点、难点以及重大社会现象和突发事件进行正确引导,是行业报在公共服务舆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努力提升自身活力
对于公益性报纸的发展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农报刊负责人在发言中都表示,必须借助政府******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农村大众报》总编辑崔永刚坦言,现在补贴“三农”的项目很多,但为“三农”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涉农报刊却鲜有补贴,甚至有时还要上缴诸多税种,这无疑加剧了农村报的负担,因此,政府对涉农报刊的扶持力度应适当有所加大。其他与会嘉宾也表示,希望能够减免税费、给农民家庭直接补贴一定额度的订报费、健全农村发行投递网络、成立扶持涉农报刊发展基金。
希望政策扶持,并非意味着报社自身就不思进取。一些报业负责人提出,不管是未来将明确概念的公益性报纸,还是目前呼吁政策支持的涉农报刊,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活力、主动寻求发展途径、不能一味依赖政策扶持。为保障公益性报纸的健康发展,中国县域经济报社社长许宝健就提醒说,虽然现在对公益性报纸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和相关政策的******,但已经有部分报纸开始以公益性报纸自居,于是不思改革、不思改进,等着政策、等着扶持、等着补贴。“这种思想和观念是要不得的。有些报纸,本来就存在着‘生存靠补贴、发行靠文件,调动积极性靠提干’的倾向。这些不好的苗头应该及早提醒大家注意,以防公益性走偏。”
对此,陈永也表示,关于涉农报刊的政策******势必鼓励其走向市场,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之路,让报社在服务和满足农民的需要中发展壮大。崔永刚认为,在当前大环境下,应通过激发内部活力来实现涉农类报刊的复兴。涉农报刊要着力提升采编、经营的能力,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探索改革方案,改革办报理念,树立“市场导向意识”,让干事创业成为主流。
零距离服务读者
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媒体的出现,涉农报刊在提供服务上开始多样化,让农民群众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村公共服务范围,也使涉农报刊得到发展。
陈永认为,若互联网在农村得到快速发展,涉农报刊也可以以电子报刊的形式出现。在谈到不断根据农村读者的需求变化创新服务手段时,河南科技报社副社长李志民介绍说,《河南科技报》搭建“三农”服务综合平台,联合河南邮政开通了6部科技110热线电话,组织农业技术人员24小时接听农民群众的电话,对群众反映紧急的事情,连夜组织专家去解决。此外,建设手机************和手机报,定期发布各类农资产品的价格和市场行情,沟通商品供求信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同时,还创立科技进修学校、农技110协作网、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免费接听、处理读者的电话咨询,免费向农村群众赠送报纸和科技书籍,免费举办科普讲座,免费举行测土配方,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周杰三也介绍,目前,《北方蔬菜报》正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报,利用手机传播信息,解决农村报刊投送难的问题。同时,该报还将建设视频平台,利用移动技术传输影像,让专家远程了解蔬菜的具体情况,实现异地诊治。
2008-12-13 16:18:10
• 现有品牌诊断
• 品牌全方位分析
• 品牌重新定位
• 品牌设计
• 设计印刷执行
• 年度广告服务
• 各类广告制作
• 户外媒介发布
• 品牌宣传广告执行
• 商务活动策划